為全面貫徹落實勞動教育要求,培育青少年實踐能力與社會責任感,察右前旗教育體育局組織全旗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宣傳月系列活動,分層分類推進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幼兒園篇——童聲繪勞動實踐啟蒙心
春蕾幼兒園通過講解勞動節起源、組織中小班幼兒整理區域/打掃床鋪、大班制作“曬被子”手工,讓幼兒在沉浸式體驗中致敬勞動者。
東勝利幼兒園通過分齡化職業認知活動,為不同階段幼兒搭建感知“勞動”的階梯。小班分享父母職業、中班衛生大掃除、大班討論職業類型,初步建立“勞動”的概念。
民族幼兒園以“農耕趣無邊”為主題,將勞動教育與自然教育深度融合,幼兒合作種植并繪制“種植日記”,記錄春日勞動感悟。
新杰幼兒園以“‘童’享好時光”為主題開展勞動系列活動,讓幼兒在趣味實踐中感受勞動的多元價值。幼兒通過撿拾垃圾美化環境、“勞動大比拼”等方式不斷提升自理能力。
新起點幼兒園以“寓教于樂”為理念,通過視頻教學、自理能力比賽及“清潔小衛士”行動,讓幼兒在多元體驗中深化勞動認知。
圓夢幼兒園以“勞動潤童心”為主題,將日常勞動融入幼兒生活點滴,幼兒通過擦桌、疊被等日常勞動,以趣味化、游戲化的方式引導幼兒感悟勞動價值。
小學篇——實踐融生活勞動育新風
北八小學通過開展“家務+社區+手工+職業”多元實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詮釋勞動價值。通過多樣化實踐,在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將“勞動最光榮”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奮進小學組織開展“勞動潤童心”系列活動,通過師生共護校園綠植,學生承擔家務勞動等方式,讓學生在親近自然與服務家庭的過程中,逐步養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習慣。
政宜小學分年級打造特色勞動項目:一年級家務實踐、二年級舊物改造、三年級烹飪體驗、四年級手抄報展、五年級工匠精神學習、六年級田間與社區勞動。一系列活動層層遞進、由淺入深,構建起特色化勞動教育體系。
玫瑰營鎮中心學校倡議學生假期參與家務及農耕,高低年級分階掌握勞動技能,體驗播種施肥等農活,在汗水中體會“粒粒皆辛苦”的真諦,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勞動的熱愛與尊重。
平地泉鎮中心學校開展“勞動淬煉成長”實踐,學生假期投身家務、耕種、清掃,在勞動中收獲成長。讓勞動教育在實踐中落地生根,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生動課堂。
實驗小學通過“五個一”活動(學勞模故事、練勞動技能、做校園服務、擔家庭勞動、展教育成果),多維度構建勞動教育生態,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勞動紐扣”。
中學篇——責任擔于肩勞動礪成長
黃旗海學校設計個性化勞動作業,學生主動承擔家務、參與社區服務及綠植養護,讓學生在多元場景中感悟勞動的深層內涵,從而建立起對勞動更立體、更深情的認知。
第三中學以“勞動之志涵養家風”為主題,構建家校協同勞動教育模式,引導學生反思“勞動在我家”的意義,將勞動教育從“學校要求”內化為“家庭自覺”,讓勞動成為涵養優良家風的重要載體。
新區學校組織開展“勞動創造幸福”主題教育,構建“認知—實踐—固化”一體化勞動習慣培養體系。讓學生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將勞動內化為穩定的行為習慣,讓“勞動創造幸福”的理念從校園延伸至家庭,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成長底色。
第一中學、職業中學兩校協同開展勞動周活動,創新構建“家庭—校園—基地”三位一體勞動教育體系。通過完成家庭勞動清單、分工協作完成校園清潔任務、在勞動基地親歷農耕全流程等方式,讓學生在多維場景中深化勞動認知、提升實踐能力。
此次勞動教育宣傳月主題活動以主題教育、實踐體驗、志愿服務為載體,引領學生在勞動中感悟價值、掌握技能、厚植擔當。下一步,察右前旗教體局將持續深化勞動教育,拓展多元實踐場景,讓勞動成為青少年成長的鮮明底色,為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