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鐵鍬翻起春日的沃土,當食材在巧手中變身美味佳肴,當樹葉在創意中變為獨特的書簽——這是成都高新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生動圖景!近年來,全區中小學深植“勞動育人”理念,堅持五育融合,將課堂延伸至菜園農場、廚房工坊,讓孩子們在合作中學會理解,在志愿服務中懂得擔當。
為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落實“實施勞動習慣養成計劃,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要求,我區特開設“成都高新勞動育人圖景”專欄,帶您走進充滿煙火氣與創造力的校園,解碼各校勞育“金點子”。
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成都高新區芳草南區小學以“五育并舉”為指引,創新構建特色德育實踐體系。學校精心打造“小園地”實踐平臺,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校園生活。為培育具有“文雅、博學、健美、自立”的芳草南小學子,學校設計了從播種到收獲的完整勞動課程:孩子們在種植知識中啟迪智慧,在日常養護中培養擔當,在花草賞析中陶冶性情,在豐收喜悅中感悟成長,生動詮釋了“讓教育扎根土地,讓成長自然發生”的育人智慧。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片充滿生機的園地,感受勞動教育的獨特魅力與深遠意義!
一、設計規劃——種下夢想的種子
還記得你小時候種下的第一顆種子嗎?
在成都高新區芳草南區小學,有一片神奇的園地——這里不僅能長出豆角、櫻桃、李子和梅子,還“種”出了孩子們的笑臉、合作和成長!
“這里種豆角,那里種櫻桃!”在勞動實踐園里,孩子們化身“小小設計師”,手拿卷尺測量土地,熱烈討論種植方案,用畫筆勾勒心中的夢想園地。從規劃到實踐,勞動的第一課是創造——每一顆種子都承載著期待,每一寸土地都藏著無限可能。
二、辛勤勞作——汗水里的成長課
“勞動,是最好的成長課!”
揮起小鋤頭翻土,細心為植物除草掛牌,團隊協作澆水養護……孩子們在泥土與汗水中,體會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合作讓他們學會擔當,堅持讓他們懂得珍惜。這片園地不僅是植物的家園,更是品格錘煉的課堂。
三、收獲滿滿——等待更好的自己
“等待果實,也等待更好的自己!”
初夏的風吹過,青澀的桃子、李子和梅子掛滿枝頭,紅彤彤的櫻桃惹人垂涎。孩子們踮起腳尖采摘,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勞育育心,收獲的不只是果實,還有幸福的童年和成長的印記。
這場豐收的喜悅在校園里持續發酵。瞧!孩子們正將勞動成果玩出新花樣:收獲的喜悅還在延續!孩子們搖身變成“桃桃創意家”,研發蜜桃果凍、李子醬……在煙火氣中體會“粒粒皆辛苦”的真諦!學校特別還設立了“金鋤頭”勞動獎、“小小美食家”等特色獎項,讓每個孩子的勞動智慧都得到綻放。
如今,從規劃設計到辛勤勞作,從收獲體驗到創意加工,“小園地”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勞動課程生態系統。在這里,卷尺和畫筆是設計的工具,鋤頭和噴壺是勞作的伙伴,量杯和廚具是創造的媒介。孩子們在四季輪轉中親歷著完整的勞動過程,在知行合一中體驗著真實的成長。這種從課堂延伸到生活的教育,正是芳草南區小學勞動課程最動人的實踐注腳。
我們期待,孩子們在勞動中成長為——腳踏實地的“問題解決者”、知行合一的“獨立思考者”、熱愛生活的“幸福創造者”!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讓童年扎根土地,讓成長自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