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孩子們樹立食品安全意識,養成科學安全飲食、健康生活習慣,薊州區第二幼兒園開展主題新穎的食育活動。廚房是神奇的“魔法屋”,大鍋臺里咕嘟冒泡的美食蘊藏著深厚的食育文化和無盡的快樂,讓萌娃們在歡聲笑語中,化身安全“食”驗官,在活動中感受食物的珍貴,體驗勞動的樂趣,同時樹牢食品安全意識。
一、超市挑選“放心菜”
孩子們走進超市,化身為小小采購員。在家長的帶領下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標識,通過觸摸、觀察、聞味等方式,讓孩子們知道了蔬菜要選擇形狀飽滿、沒有破損或不腐爛的,肉要選擇表面光滑、顏色均勻,有質檢報告的,直觀感受安全食材的標準,收獲滿滿“舌尖上的安全”小知識。
二、大鍋臺開火啦!
為守護食品安全衛生,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戴上廚師帽,系緊小圍裙,然后小朋友們認真清洗蔬菜,把泥土、雜質和蔬菜上殘留的農藥都洗干凈,這樣吃起來才安全。操作時,肉菜食材分開處理,用不同案板和刀具,防止交叉污染。用行動詮釋著“食品安全無小事”。食材下鍋啦,孩子們一邊翻炒一邊認真查看食材的變化,明白只有烹飪到位,燒熟煮透,食物才美味又健康。
三、品嘗美食,化身“光盤小達人”
孩子們圍坐在餐桌前,開心品嘗著自己參與制作的美食,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遇到不愛吃的食物,他們不再皺眉抗拒,而是試著嘗試,知道了食物的來之不易,孩子們主動擔任“光盤監督員”,用溫暖的鼓勵帶動同伴,個個變成”光盤小達人”,孩子們學會了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節約不浪費。
四、創意手工大變身
為了提倡“節約不浪費”,孩子們還將大鍋燉切下的菜根當作印章,蘸上顏料,在畫紙上印出花朵、樹葉、動物圖案等。孩子們可以自由組合顏色和形狀,創作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鍛煉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這場充滿“灶”氣的實踐,不僅讓孩子們掌握食材挑選、規范烹飪的實用技能,更將“安全食材是健康之本”的理念深植心間。孩子們帶著“安全食驗官”的收獲回歸生活——把辨別食材優劣的方法帶回家,向家人分享生熟分開的烹飪常識,用“光盤”踐行對安全食材的珍視。這場首尾呼應的“食育之旅”,讓食品安全從課堂走向家庭,讓“每一口都安全”的意識,隨裊裊炊煙飄進更多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