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至27日,濟南市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市健康教育促進會攜手市中心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單位,正式啟動第37個愛國衛生月“健康體重與精神衛生”七進科普系列活動。活動特邀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普專家庫成員牟利寧、史高巖等權威專家,深入社區、農村、機關、學校、企業、商場及餐廳七類重點場所,通過“一場所一策”專題授課與場景化指導,為不同人群普及科學體重管理與精神衛生知識,助力筑牢全民健康防線。
農村站:健康體重對于慢病預防的重要性
在天橋區桑梓街道辦事處,專家聚焦農村居民健康需求,深入講解健康體重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關聯,通過案例分析普及“低鹽少油控主食”飲食原則及“就地取材”運動方法(如農活間歇鍛煉),糾正“體力勞動替代運動”等認知誤區。現場發放簡易膳食指南與體重指數自測工具,引導村民從日常習慣入手預防疾病,為健康鄉村建設筑牢“第一道防線”。
商場站:每日多走一小步,健康體重一大步
在歷下區銀座購物廣場(花園店),志愿者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示范日常微運動(如購物間隙拉伸、樓梯代替電梯),結合“步數挑戰賽”等趣味互動,向市民傳遞“碎片化運動累積健康”的理念。活動同步科普久坐危害及科學步行時長,鼓勵將運動融入生活場景,助力市民在輕松氛圍中邁出健康體重管理第一步,為商場注入“健康生活新風尚”。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余份。
機關站:體重管理年,不同的“胖”為什么減重方法不同
在槐蔭區興福街道辦事處,專家結合肥胖類型與代謝差異,解析“對癥減重”的科學理念,強調個性化干預的重要性。現場借助飛力士棒演示核心肌群激活、燃脂訓練等動作,指導機關人員通過低強度高頻次運動提升代謝效率,并針對久坐辦公場景提出“碎片化減重方案”。活動將專業理論與實操結合,助力公職人員樹立科學體重管理觀,為健康機關建設提供行動支點。
餐廳站:粗細搭配營養全,健康體重自然來!
在市中區金德利民快餐(舜玉小區店),志愿者通過現場講解膳食指南、發放健康手冊及實物演示粗細糧搭配技巧,向市民科普全谷物與膳食纖維對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倡導“少精多粗”的飲食理念。活動設置互動問答與個性化咨詢環節,幫助參與者制定合理飲食計劃,引導公眾從日常飲食入手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吃出健康好身材。
企業站:告別“大肚腩”,全身+局部減脂的怎么辦?
在歷城區濟南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專家聚焦職場人群常見的腹部肥胖問題,以“全身減脂為基礎、局部塑形為補充”為核心,破除“局部瘦身”誤區,解析科學減脂原理。現場結合辦公室場景,示范工間可操作的燃脂動作(如徒手深蹲、站立卷腹)及飲食管理技巧,并針對久坐、應酬等職業特點提出實用建議。活動通過體脂檢測、互動答疑等環節,幫助員工制定個性化健康計劃,為企業健康管理注入“減脂新動能”。
學校站:兒童青少年一生需建立一個小目標——標準體重
在萊蕪區吳伯蕭學校,專家圍繞青少年健康體重管理,重點科普了科學飲食結構(如三餐規律、營養均衡、避免高糖高脂食品)、合理運動建議(每日運動時長、減少久坐行為)以及肥胖對身心健康的危害(如慢性病風險、自卑心理等),結合趣味互動環節,指導學生制定個性化健康計劃,并呼吁家庭、學校與社會協同關注青少年健康習慣養成,為預防疾病、促進全面發展筑牢基礎。
社區站:關愛銀齡健康——中老年睡眠與心理健康社區管理
在市中區四里村街道英雄山社區居委會,專家圍繞中老年群體高發的失眠、焦慮、孤獨感等核心問題展開;提供具體改善策略如心理保健手操、認知行為療法(CBT-I)、正念冥想等實用方法,強調社區聯動與社會支持以及“家庭-社區-醫院”三方協作機制。以“問題-方案-行動”為主線,兼具專業性、實用性與人文關懷,既傳遞科學知識,又推動社區服務落地,助力構建老年友好型健康支持網絡。
此次科普活動通過貼近生活的健康知識普及,助力濟南市民樹立科學健康觀念,引導大家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共同踐行健康生活方式。推動全民關注體重管理與心理健康,為構建健康濟南、提升城市幸福指數注入新動力,以實際行動響應“健康中國”戰略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