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燉玉米香得直竄鼻尖!”5月16日上午,雙牌縣五里牌鎮中心小學后廚蒸汽升騰,廚師奉師傅正揮舞著木鏟翻炒鐵鍋里的時蔬,案板上碼放著整齊的五花肉泛著油光,電子屏實時跳動著食材溯源信息。該校五年級學生排著隊伍走進餐廳,不銹鋼餐臺上“兩葷一素一湯”的熱氣正裹著飯香撲面而來。
同一時刻,40公里外的永州市第四中學河東分校(永州二十八中)食堂里,高一學生正盯著餐牌猶豫:血鴨的香辣、油燜蝦的鮮甜、芙蓉蛋的嫩滑……12道熱菜在保溫燈下滋滋冒氣,刷卡區電子屏顯示“三葷一素一湯10元”的字樣。“比校外便宜一半!”同學們邊選餐邊和同伴笑著交流,身后的監控電視屏里,后廚師傅正將剛出鍋的菜品留樣封存,每個動作都清晰映在家長手機的“明廚亮灶”APP上。
從農村小學的免費營養午餐到城區中學的實惠自選餐,從“色標管理”的刀具砧板到“互聯網+”的智慧監管,永州市正以“校園餐”專項整治為抓手,聚焦學生健康,通過精心謀劃、精細管理、精準服務,全面提升“校園餐”安全管理水平,用營養指數提升成長幸福指數。當下課鈴與飯堂開餐的提示音同時響起,永州各個校園里,正上演著關于“吃飽、吃好、吃得安全”的生動實踐。
舌尖上的幸福
5月16日上午9時許,走進雙牌縣五里牌鎮中心小學食堂,操作間內刀具砧板按“色標管理”制度整齊分類,生熟食材嚴格分區;大屏實時監控后廚動態,“明廚亮灶”讓食品安全“看得見”;工作人員身著統一工裝,按“五常法”流程高效作業。食堂從硬件設施到人員配置,標準化程度之高,難以想象這會是一所農村小學的食堂。“最大的感觸就是廚房環境越來越好,廚房升級再升級。”在食堂工作的袁大姐感慨道。
“五里牌鎮中心小學食堂是2020年新建的,投入使用后改善了師生們的就餐條件,提供了更加舒適、安全、規范的就餐場所。而隨著2024年‘校園餐’問題專項整治的深入推進,學校食堂又將硬件提檔與管理升級齊頭并進,不斷改善用餐條件、強化食堂管理、營造食堂文化,全方位建設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的‘民生食堂’。”雙牌縣教育局副局長安忠生介紹。
2017年,雙牌縣被納入湖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項目實施縣后,該縣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所有在校學生開始享受免費營養午餐。為解決當時學生食堂餐位緊張、流程布局不合理、功能區分不規范、基礎設施設備不完善、不能滿足食品安全需要等突出問題,雙牌縣將食堂列為重點建設內容,對規模大、學生多的學校新建食堂,對規模小、能夠滿足餐位的學校食堂進行維修改造和升級。
特別是近三年,該縣先后投資1766萬元,擴大食堂面積,購置全新的設施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加舒適、整潔的用餐環境。同時,投入500多萬元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管理平臺,并從2024年起由縣財政落實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工資待遇,進一步夯實民生食堂“硬基礎”,用一方餐桌托起師生“舌尖上的幸福”。
午餐時分,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就餐,每天兩葷一素一湯,且菜品每周不重樣,確保師生吃飽吃好、營養均衡。該校五年級學生胡琳琳告訴記者:“食堂寬敞明亮、干凈衛生,飯菜營養可口,我們吃得很開心……”
“根據湖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項目要求,上級為每生每天提供5元午餐補貼,費用全部用于食材采購,水電燃料和人員工資開支等費用都是專項安排,主要食材采購也由全縣統一招標采購、統一配送,學校食堂負責加工后集中供餐,就餐時學生免費,所有教職工飯菜統一并繳納伙食費。”五里牌鎮中心小學校長朱暉介紹,為保障學校食堂供餐質量,學校“校園餐”做到“四同三餐”,即師生在校就餐“同餐、同菜、同質、同價”,工作日安排師生同餐、家長陪餐、干部跟餐。
“嚴格落實食材統一配送,財務統一管理,每個月的滿意度測評到位,陪餐常態化舉行,舉報制度向社會公開,通過這些措施確保了校園食材安全可靠,確保了讓人民滿意,讓學生健康成長。”雙牌縣教育局副局長安忠生介紹說。
舌尖上的實惠
中午下課鈴聲響起,永州市第四中學河東分校(永州二十八中)食堂里,12道熱氣騰騰的菜已經準備就緒,雞鴨魚蝦肉等常見菜品應有盡有。學生們有序進入食堂,學生選擇三葷一素一湯僅需10元即可就餐。高三學生黃澤軒選擇了血鴨、雞蛋、蝦和蔬菜,吃得有滋有味。“菜品很豐富,我們吃得非常有食欲。”黃澤軒說。
城區學校學生人數多、眾口難調,辦食堂一度成為學校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少學校一度出現停辦食堂、一包了之的現象。但“校園餐”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更是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焦點問題。
永州市第四中學河東分校(永州二十八中)今年重啟學校食堂自營工作,通過前期調研、征求學生及家長意見、核算食堂經營成本,試點推出一套簡便易行的食堂管理模式。“通過‘四重監督’保障食品安全。一是食堂每日自查,嚴控食材驗收、加工流程,每日食材率不低于75%;二是校方聯合監管部門檢查,食材全程溯源,膳食經費管理透明化、公開化;三是落實‘明廚亮灶’,加強食堂監督管理;四是每餐留樣48小時,問題可追溯,同時開通反饋渠道,全力守護學生健康。”該校副校長蔣衛嵐表示,在通過制度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中餐12個菜、晚餐8個菜備餐,推薦學生選擇10元三葷一素一湯就餐,學生就餐費用比周邊社會餐飲提供方便宜3至5元。
蔣衛嵐告訴記者,學校實行“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管理模式,讓食堂“曬在陽光下”。學校在餐廳設置監控電視屏,師生可直接通過監控看到后廚操作和今日菜譜。同時,學校成立了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家長參與每日清晨食材監管驗收、陪餐,確保食材新鮮、操作規范,也可以提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學校加大了食堂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根據學生生長發育需要,注重營養搭配和口味需求,科學搭配餐食。學校領導和后勤管理人員還利用陪餐、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校飯菜質量,并根據學生反饋情況及時調整菜品種類和口味,保障學生膳食營養健康。
舌尖上的安全
2024年以來,永州市先后出臺《全市“校園餐”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永州市鞏固拓展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專項整治成果實行“四明兩共同”治理模式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健全責任體系、制度體系、監督體系、條件保障體系、應急處置體系等“五大體系”,全面強化責任落實、資金使用、食材采購、安全衛生等關鍵環節的剛性約束,建立全鏈條、全覆蓋的管理機制。嚴格規范管理、嚴格監督檢查、嚴肅追責問責,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舉措,促進學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全面規范,最大限度保障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具體監管整治過程中,我市制定了永州市中小學學生食堂管理流程圖,在嚴格源頭管控上抓公開招標比選供應商家、食譜制訂規范成本定價、三防措施落實病媒防治、入庫檢驗做好入庫關卡;在嚴把過程管控上對食材貯存、出庫管理、人員管理、生熟葷素分離、烹飪制作、禁用高危食材、食品留樣、規范備餐陪餐、清洗消毒、垃圾回收等各個方面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并且嚴抓收支核算確保成本達標,抓家校協同和測評確保學生及家長滿意,建立應急處置流程,全方位夯實監管監督流程。
永州市全力實現學校食堂“三防”設施設備配備率100%,陪餐制度落實率100%,從業人員培訓率100%,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覆蓋率100%,師生家長投訴辦結率100%,責任督學每月進校開展“校園餐”專項督導覆蓋率100%,營改計劃食堂工友工資政府財政保障率達到100%。全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提升至99%,市縣范圍內實現教育、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信息互聯互通率提升至95%。努力確保“校園餐”典型問題、系統問題動態清零,重大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和“校園餐”負面輿情事件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