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蘭州市教育局以勞動教育為筆,在全市中小學繪就了一幅“以勞育人、以文化心”的生動畫卷。從非遺工坊到田間地頭,從校園角落到社區街巷,孩子們在躬身實踐中觸摸文化根脈,在歡聲笑語中書寫成長故事。
校校精彩:勞動教育特色實踐掠影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蘭州分校
勞動中的詩意與遠方
在這里,勞動是晨光里的一抹溫柔——低年級的孩子踮起腳尖整理書包,將課本與夢想碼放齊整;高年級的學生化身“小小美食家”,用芒果與藍莓在瓷盤上繪出《星云圖》,烤箱里膨脹的泡芙藏著甜蜜的期待。鏡頭下,少年們走遍黃河兩岸,用光影定格白塔山的柳絮與濱河路的風箏,讓勞動成為一首獻給故鄉的情詩。
蘭化二小
汗水與歡笑的交響
一場別開生面的勞動運動會,讓農耕場景躍入校園。孩子們推起小車“囤糧”,在“搶種秧苗”的吶喊中奔跑,指尖沾滿泥土,笑容卻比陽光更燦爛。當廣播操的音樂與勞動宣誓聲交織,少年們挺直的脊梁與紅領巾一同飄揚,這一刻勞動不僅是汗水,更是成長的勛章。
城關區紅山根小學
傳統文化與勞動教育共融共生
學校以節氣為紐帶,開展“小滿勤澆灌”“立夏斗蛋”等主題活動,學生親手種植中草藥、制作節氣美食,感悟“天人合一”的農耕智慧。孩子們提著水壺穿梭責任田,水流汩汩浸潤泥土,也澆灌著對自然的敬畏。教室里,苦菊的清香與楊梅飲的酸甜交織,一雙雙小手調和出節氣的味道。
城關區民勤街小學
技能比拼展少年風采
整理書包的專注、系紅領巾的莊嚴、包粽子時的指尖翻飛……勞動技能大賽上,低年級的孩子像對待藝術品般撫平校服褶皺,高年級學子將粽葉裹成翠綠的祝福。當棱角分明的“豆腐塊”軍被與五彩花繩一同亮相,傳統手藝在童心中悄然生根。
城關區雁園路小學
積分兌換激發育人活力
校園變身“創意工坊”,手作書簽、編織手鏈、烘焙點心的香氣彌漫空中。孩子們用勞動積分兌換的不只是文具與玩具,更是那份“我的雙手能創造美好”的篤定。家長與老師并肩參與,讓勞動成為家校之間溫暖的紐帶。
城關區正寧路小學
非遺文化浸潤勞動課堂
組織學生走進蘭州牛肉面博物館,體驗拉面技藝、探秘非遺歷史。專業師傅現場演示“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工藝精髓,學生親手嘗試抻面,從面團到面條的蛻變中感悟工匠精神。活動將職業體驗與文化傳承結合,深化學生對家鄉特色的認同與自豪。
這個五月,勞動教育不再是課本上的鉛字,而是田埂間奔跑的身影、非遺工坊里的專注目光、家校攜手時的會心一笑。孩子們在節氣中讀懂自然,在技藝中觸摸歷史,在協作中學會擔當。勞動,讓他們看見汗水的晶瑩,更聽見成長拔節的聲音。
未來,蘭州市教育局將繼續以勞動為舟,載著孩子們駛向更遼闊的天地——那里有傳統文化的深根,有現代創新的枝椏,更有每一個少年眼里閃爍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