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玉環市營養學會聯合市圖書館特別策劃"母愛有'味'道——食物與情緒"主題食育科普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帶領30組親子家庭探索情緒與食物的奧秘,搭建親子情感溝通的橋梁。營養師周舟老師以生動有趣的互動課堂,為節日注入科學溫度與人文關懷。
情緒認知:從"表情包"到情景劇**
活動以"情緒變臉卡"拉開序幕,孩子們通過模仿不同表情的卡通卡片,在嬉笑間認知喜怒哀樂的情緒密碼。在"情緒情景劇場"環節,親子家庭通過角色扮演還原日常溝通場景,當孩子怯生生說出"媽媽皺眉時我以為自己做錯了事",不少家長深受觸動。"原來孩子的情緒雷達如此敏銳",一位父親感慨道,"我們需要更細膩地傳遞愛意"。
食物療愈:親子共制"情緒調節食譜"
周麗霞老師從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切入,揭秘香蕉、深海魚、堅果等"快樂食物"的科學原理。現場特設情緒水果分享環節,孩子們踮腳為媽媽送上能量香蕉,用食物傳遞平日羞于表達的愛。
指尖傳情:賀卡里的"愛的方程式
活動尾聲,親子家庭將課堂感悟化作筆尖溫情。孩子們在賀卡上描繪"媽媽最美的笑臉",寫下"生氣時請吃我藏的巧克力"等童趣承諾。當媽媽們收到這份"科學+情感"的雙重禮物時,不少家庭相擁而笑。"孩子教我'快樂吃飯法',這比鮮花更讓我感動",一位母親輕撫賀卡說道。
本次活動創新融合營養學、心理學,通過"認知—實踐—表達"三重維度構建親子對話新場景。未來將持續推出"食育+"系列課程,讓科學養育理念扎根家庭,讓愛的表達在日常餐桌上自然流淌。
投稿:玉環市營養學會